关闭 
关闭 
网站首页 图片新闻 和你一起健身 高露达健康课堂 他山之石 健行天下 留言板
现在是:
新闻搜索:
健行天下
  山水印记
  城市风貌
山水记印
溧阳革命老区百年“春和”豆腐香
发布时间:2017/9/14 浏览次数:9134
   民国时期,在溧阳革命老区的乡村里,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七里三大桥,十里三大庙,肉嵌豆腐施家桥”。“ 三大桥”指的是旧县附近的太平桥、康福桥、安乐桥;“三大庙”指的是南渡附近的胜因寺、浣纱庙、太虚观。民谣的前两句是介绍旧县一带的古庙名桥、地理风貌,最后一句则是对施家桥村陈锁忠家“春和”豆腐的夸奖,可见“春和豆腐”早就称颂一方、声名远扬了。
离施家桥豆腐店四公里的水西村新四军革命指挥部的食堂里,把施家桥的豆腐当成上等菜肴。据说当时的陈毅元帅和粟裕将军在每当吃到施家桥的豆腐时,总是笑着说:“我们新四军吃到施家桥的豆腐当人参,打起仗来浑身劲!”
   据说,咸丰4年(公元1855年)黄豆收割、上市时节,阵阵爆竹声中,旧县施家桥村上陈信阳家的豆腐店开张了。陈信阳一家是从河南逃荒来到施家桥的,凭借着自己的好手艺,就在村上自己家中开了个豆腐、卖起来白豆腐。施家桥村地处当年伍子胥投洒金瓜子报答救命恩人史贞女的濑水之滨,民风淳朴,陈信阳也深受感染、身体力行。为报答乡亲们的知遇之恩,陈信阳的豆腐店真材实料、价格公道、诚信经营,小小豆腐店,人气旺、生意好。逢年过节,陈信阳还主动为村上的困难户送上几块白豆腐,增加点喜气。慢慢地,陈信阳的豆腐店在周围几个小村上很受好评,连十里路外的南渡镇上也有不少人前来陈家买豆腐。
   开始豆腐店没有店名,老百姓一般也就随口称之为陈家豆腐店。那什么时候称为“春和豆腐”的呢?这要归功于第二代传入陈春和。陈信阳过辈后,儿子陈春和顺利接班,当起了豆腐店老板,为了生意好做,他就以自己的名字起了个店名。也许是祖宗保佑,或者是经营有方,“春和豆腐”的名字起了以后,生意是越做越好,豆腐店的名声也越传越远。第三代传人陈田华、第四代传人陈贻生,不忘前辈教诲,兢兢业业经营豆腐店,“春和豆腐”的名声不减当年。
  时光荏苒,1978年,初中毕业在家务农的陈锁忠开始帮着父亲做豆腐了,十年后父亲陈贻生过辈,陈锁忠接过了豆腐坊,正式成了“春和豆腐”的第五代传人。笔者问陈锁忠,你是陈家的老五头,照理说应该是你大哥接班的啊?陈锁忠说,我家老大也跟着父亲做了十几年豆腐,大概是吃不了那份苦吧,结婚以后就分了家自己过日子,也就不做豆腐了,其他几位兄长也都对做豆腐没有兴趣,父亲也就没有指望他们接班。我对祖上留下的这份产业看得重、有感情,做豆腐也是越做越有劲,于是就挑起了“春和豆腐”的重担。陈锁忠自己也没有想到,“春和豆腐”这副重担他一挑就是40年。
     18岁跟着父亲做豆腐,28岁接班当老板,说起“春和豆腐”的制作,年届天命之年的陈锁忠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用豆。一百多年来,“春和豆腐”一直选用溧阳本地的优质黄豆作为原料。溧阳南渡、旧县一带出产的本地黄豆,土壤中含硒、使用的是有机肥,蛋白质含量高,制作出来的豆腐味道好。什么东北大豆、转基因黄豆等也都上门推销过,价格也确实便宜,但陈锁忠经过试验,感觉不是很好,所以还是坚持用本地黄豆。
    用卤。把黄豆磨出豆浆后,重要的一道工序是“点卤”。“ 春和豆腐”的制作,一百年来都是采用“盐卤”点卤法,而陈锁忠家的“盐卤”是独家秘制,有着祖传的一套卤水制作方法,所以一直坚持用自家的盐卤水来点豆腐。俗话说,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春和豆腐”的精妙,一切尽在这“卤水”之中。
   用水。陈锁忠告诉笔者,他家做豆腐,从祖上起一直用的是村边的濑江之水,那水清澈见底,水中鱼虾可见,村民们在河边码头上淘米、洗菜、洗衣服,口渴了用双手捧起河水就可以喝,用这水做出来的豆腐,绝对是放心食品。随着社会的发展,河水浑浊了,码头边的水中也看不到鱼虾,这水就不能做豆腐了。村中有几口水井,那水也干净,但井水不能做豆腐,就是做出豆腐来,味道也不正。也是天无绝人之路吧,施家桥村得天独厚,临近大溪水库,陈锁忠灵机一动,改用大溪水来做豆腐。没想到这一改大获成功,用优质的大溪水制作出来的豆腐,比原先又高了两个等级,陈锁忠喜出望外,喜笑颜开。
   用心。做豆腐,最关键的还是用心。几十年的豆腐生涯,陈锁忠和妻子万发琴真的是用心在做。夫妻俩珠联璧合、携手同心,演奏着“春和豆腐”的动人乐曲。每天鸡叫头遍,陈锁忠夫妻俩就起来了,天紫石材质的石磨“呜呜”地转着圈,从上下两磨的结合处汨汨地往下流淌出雪白的豆浆,豆浆顺着磨底盘的石槽欢快地流入石槽口下方诺大的木桶里,这样的木桶有好几个排着队。发琴左手端着一瓢被水浸泡得肥肥胖胖金灿灿的黄豆,右手不时往磨中的一个茶杯大的孔洞里加满豆子,并且用一把小竹刷子将从磨盘孔里跳出的豆子扫回孔洞中。另一边,锁忠在大幅度晃荡着悬吊的一个撇开上口的白布袋,布袋里装有磨出来的豆浆,奶一样的液体透过布袋源源不断地落入正下方冒着热气的大铁锅内,经过点卤,铁锅内的热豆浆变成了豆腐脑,把豆腐脑舀入木制豆腐箱子内压去水便成了白豆腐。布袋内的固体物质便是豆腐渣。夫妻俩一直要忙到天亮才可以喘口气,这时,赶早来买豆腐花、白豆腐的村民已经陆续来到家门口了。
   吃过早饭,妻子在家忙家务、卖豆腐,老公则挑着两只装满豆腐的木桶,走村串巷叫买豆腐,两桶豆腐卖完,回到家已经是下午了。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夫妻俩只有在下午能休息一下,等到母鸡归窝时,两人又要围着黄豆忙碌起来了。天下三大苦,打铁、撑船、磨豆腐。“春和豆腐”历久弥新,备受欢迎,陈锁忠和她的妻子,吃的苦可想而知,没有一颗吃苦耐劳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是不可能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的。
  一分价钱一分货。一百多年来,“春和豆腐”经久不衰、名闻遐迩,靠的是价格公道、质量至上。有一天,村上的好朋友小毛头拿着一块豆腐来到了陈锁忠的家中。锁忠叫小毛头把豆腐放在桌上,随即叫妻子拿来自家的一块豆腐。朋友带来的豆腐和自家的豆腐并排躺在桌面上,陈锁中,又是瞧又是闻:朋友买的那块要厚一点,灰白色,微微地颤悠着,闻起来少了点清香,锁忠用一根手指头压了压那豆腐,软软地现出一个不回缩的浅坑,然后挖了一点塞入口中砸吧了一会,吐掉后问:“毛头啊,你这块豆腐多少钱?”“八毛钱。”“哦,比我们的便宜两毛,不过,他们赚的比我们多勒。锁忠见毛头有点疑惑,就接着说:“他们的豆腐虽然便宜两毛,也比我们的厚一点,但是,他们把黄豆渣子粉碎与豆浆混在一起,从而节省了百分之三四十的成本,只是做出的豆腐粘力与弹力比较差,颜色比较灰,于是他们多加了石膏增白,却又淡化了香气,多了点苦味。”锁忠分析得头头是道,小毛头连连点头。“你凑近来看:我们的豆腐表面有明显纱布盖压的印记,白得自然,躺在桌面一点不往四周斜,说明它内部结实紧凑,你买来的这块就不同,你张开嘴——”他挖点那豆腐塞进男人的口里,问:“怎么样?”毛头品味着,没有作声,你再来点我们的白豆腐尝尝,却见毛头喉结滚动,咧嘴笑道“到肚子里了,还没有试出味来,再来一点?”临走时,小毛头说,“真是便宜没好货,豆腐还是你家的好。”
   货真价实赢来回头客。“春和豆腐”品种较多,除了白豆腐、豆腐花,还有豆腐干、百叶等,很受消费者欢迎,如顾客有特殊要求,更是精心服务。一天上午十点多种,锁忠出去卖豆腐了,发琴在家照料生意。一个络腮胡须的脸在门口闪了闪,接着进来一个男人。发琴热情地招呼:“二胖呀,什么风把你吹来了,有事吗?”“你们忙啊,我想订一箱豆腐,是做腐乳豆腐,我妈好这一口,每天早上没有腐乳就泛青口水----”发琴接过话:“没有问题,我把豆腐多压一个钟头,包你做出的腐乳豆腐结实爽口。”二胖道谢后就离开了,刚到门口又转过身来后悔地说:“上次我图便宜,买了箱人家电磨的豆腐,没料想,做出的腐乳豆腐,看上去还不错,可是筷子一碰就滩散了,吃起来也没有那个味,真是倒霉!”发琴知道二胖是个铁公鸡,随声附和道:“是有点倒霉,我家的豆腐你就放心好了,乡里乡亲的,不会作弄人,要是有问题,不要你的钱。”
   中饭以后,锁忠到家了,夫妻俩吃完饭正准备休息时,溧阳城里“醉仙楼”的金老板开着小车急匆匆地赶来了,他要求仍然订以前那样多的货。锁忠似笑非笑地看了金老板一眼。金老板懊恼地说:“陈老板,我知道你想说什么,没错,我是个生意人,总想多点利润不?可是,我自从买了他们的豆腐,现在已经影响到酒楼的生意了,我那个招牌菜“神龙入云”(泥鳅钻豆腐),做出来成了云彩满地、神龙靠边!今天有顾客差点把酒桌都掀了”,所以今天赶紧过来了。陈锁忠说,欢迎金老板来嘛。看到事情解决了,金老板满意地向小车走去,一边回头连连向陈锁忠挥手致意。送走了金老板,陈锁忠对妻子说,“做人要厚道,做生意要地道,诚信经营是正道,投机取巧终究是吃不开的。”
与时俱进卖豆腐。年轻时,陈锁忠是挑着担子走村串巷卖豆腐,后来骑着三轮车到各村去卖,渐渐地卖豆腐的方式有了变化。“春和豆腐”真好吃,酒香不怕巷子深,来施家桥陈锁忠家买豆腐的,除了周边的村民百姓,有溧阳城里的,也有从溧水、高淳、郎溪等地开车赶过来的,省城南京也有人来施家桥买过豆腐。旧县村党委书记陈建泉不无自豪地说,百年老店、名不虚传,我们旧县施家桥的“春和”豆腐,已经成为我们村的一张名片了。
   现在卖豆腐,有顾客自己上门取货的,也有送货上门的。在溧阳城里,机关、工厂、学校、饭店酒 家,有几十家都是“春和豆腐”的客户,每天店里都要把豆腐送进城。豆腐吃的是新鲜,送晚了中午食堂里就来不及烧。可订货的客户还在增加,中午前要把豆腐一家一户全部送上门,时间上来不及。情急之中,陈锁忠想了个办法,在城里设立了几个送货点,附近的客户就到较近的点上取货,这样一来,方便了客户,店里生意也做大了。
   女儿是父母的好帮手。陈晔上小学、读初中时就帮着父母做豆腐,到了城里“省溧中”读高中,节假日放假回家,她都会和父母一起忙着豆腐的事。今年暑假,她是省溧中准高三的学生了,在家里她做好了作业,就去帮着磨豆腐、干杂活,常常忙到后半夜的两三点钟还不愿意离开,还是父母再三催促,她才肯去房间休息。她还把“春和豆腐”的信息发到网上,为豆腐销售打开了新路。早上醒来,陈晔看了下电脑,兴冲冲地跑到楼下母亲跟前说:“妈妈,网上来消息了,有人要订我们的豆腐------”发琴睁大了双眼:“真的?”“我带你看去!”原来是浙江的一家食品加工厂,需要水磨豆腐制作腐乳豆腐,要求每天供应白豆腐五十箱。陈锁忠听了,十分高兴,对女儿说,明年考上好大学,我帮你买个好手机。女儿向老爸做了个鬼脸,笑着上楼去了。
    “村在绿中,人在花中”,这是人们来到旧县施家桥村的第一感觉。走在村中,只见座座农房错落有致、道路平整洁净、绿树成荫、处处整洁、给人亲切、温馨之感。陈锁忠的家坐落在施家桥的桥北,他家的四间两层楼房一分为二,两间为生活用房,两间是豆腐用房。来到他家的豆腐房,除了生产豆腐用的设备外,一些老物件特别吸引人的眼球。有当年驴子拉过的石磨、有“春和豆腐”的印章、有称黄豆用的盘称、有舀豆浆用的铜勺子等等,有意思的是那一张民国时期豆腐店里用的收银台,台上有投币孔,那些买豆腐的铜板、细铜钱就从那小孔里塞到台子的储钱柜中去。一件件物品,无声地诉说着陈氏几代人的豆腐情怀和奋斗精神。
   旧县是江南的古村落,溧阳历史上在旧县村曾两度设溧阳县治,李白的“猛虎行”、孟郊的“游子吟”,伍子胥、史贞女的故事,都和旧县村有关。村上古井悠悠、小巷深深,古树诗意盎然、民居清砖黛瓦,沿街有几家老式的店铺、茶社。在这安静的背后,有着一个忙碌的世界,陈锁忠和他的家人,用勤劳的双手守着古老的自己,他们和村民们一道,用年轮、用阳光托起了旧县的今天!
    

                          

 (王田夫/陈廷芳/杨 柳)

  图片新闻 和你一起健身 学习生活 政策法规 健行天下 他山之石  
版权所有:常州市老年人体育协会 苏ICP备10227157号 COPYRIGHT 2010 All rights researved.
法律声明后台管理】 技术支持:做网站公司-江苏东网科技
其它协会:钟楼区老年人体育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