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关闭 
网站首页 图片新闻 和你一起健身 高露达健康课堂 他山之石 健行天下 留言板
现在是:
新闻搜索:
和你一起健身
  健身技能
  养生知识
  社会体育指导员
  人物专访
人物专访
溧阳市蒋塘马灯的守护者——九旬老人虞友武
发布时间:2012-9-4 浏览次数:8750
       近日,溧阳市社渚镇蒋塘马灯应约到安徽省郎溪县表演,出征前有个简单的祭祀仪式,只见一位中等身材、鹤发童颜、精神矍铄的长者手执令旗,嘴里念念有词,锣鼓乐队根据他的声调变换着节奏,每匹马按照他的指令一个一个地“请”了出来。一切都显得神秘而又庄重、肃穆。那位发令的长者就是今年91岁的虞友武。
      虞友武是蒋塘村最高龄的老前辈,今天的蒋塘马灯之所以能成为溧阳傩文化的领军、能成为溧阳文化的一张名片、能被列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与这位老人分不开的,每每谈及马灯的话题他都会如数家珍般滔滔不绝起来,显得精神饱满,兴味盎然。说到动情处,他竟然嘘唏不已。是啊,有谁能比这位有着近八十年情愫的老人更能读懂蒋塘马灯啊。
      如同傩字的结构一样,一个人在困难的时候总是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而在远古时代,傩便成了人们对神灵的祈求,对图腾的崇拜。蒋塘马灯原是虞氏先人虞顺在明末为还愿而创建的人神共娱活动,是傩的一种表现方式,蒋塘村就将竹马当作神马来供奉。
      蒋塘马灯以其悠远的历史和神威,四百多年来颇受苏浙皖边区民众的青睐。蒋塘马灯共有竹扎绒妆的巨型仿真灯马十匹,这竹马编得活灵活观,马头会动、马身会舞,马尾能摆,每匹马其神态、颜色各不相同,人站在竹马以中间双手扶着跑跳,简直和真马一样。每到一处,旌旗猎猎,鼓号齐鸣,马铃叮当,爆竹聩耳。其服饰神子及演出风格既具有江南之灵秀精致,又不乏北国之粗犷刚劲。
      虞友武自幼受宗族长辈影响,耳濡目染,自觉不自觉地便学会了一些基本动作、程序和规则。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正月,十三岁的虞友武第一次他戴着面具、背上竹马加入了马灯的正规军,去抢占石屋山。马铃叮铛,马跃人欢,马舞灯亮。在锣鼓的催促下,在村民的喝彩中,边穿梭边变换、边跳跃边奔腾,这充满着乡土气息的马与灯、人与马之舞,让虞友武心动,也点亮了他心头的希望之火。
      然而,解放后蒋塘马灯作为封建产物在破四旧沉寂了、湮没了,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改革开放了,百花齐放了,文艺的春天到来了,村中老人商议恢复马灯,二十几年的老队长虞友武自然义不容辞,“几乎是一片空白!祖上传下的服装、道具、面具全部毁掉,好在村上的年长百姓都对当年马灯的盛况还记忆犹新,还有几位解放前跳过马灯的虞氏依然健在。”马匹、乐经、服饰、流程……虞友武和老人们硬凭印象,一点一滴地聚集起马灯的一切信息,在那古祠的废墟上,虞友武和乡亲们连续几十个黑夜谋划着让马灯重建天日,他们纷纷把家中娶媳妇、盖新房的钱凑到了一起,你一毛我一块终于集资到了一万多元,他们跑到临近的安徽定埠请老艺人雕刻了傀儡面具,又请来当地老篾匠扎制竹马,就在虞友武他们眼看着湮没了半个世纪的竹马重放了光彩,马灯作为一种民间娱乐活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表达了人们善良的愿望,同时也给文娱生活枯燥乏味的乡村,带来了欢乐的喜悦……于是, 1991年溧阳举行首届茶叶节,来不及精雕细琢的蒋塘马灯受邀献演,终于亮相世人,一场人与神痛饮的盛宴,便在溧阳城开始了,万人空巷,当古朴神秘、原汁原味的傩文化第一次呈现在现代人面前时,一个个赞叹不绝。此时的虞友武抑制不住内心的自豪和喜悦,激动地流下了热泪。每天数万名中外游客争相观看马灯表演、合影留念,精湛的演出博得了组委会“最具魅力奖”的殊荣。之后在省民俗节、世博会等******活动中都留下了马灯的倩影。去年对于虞友武来说是三喜盈门,一是自己90寿辰,二是年初一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和江苏电视台《江苏新闻》先后对马灯演出盛况进行了报道,三是蒋塘竹马灯被正式列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欣喜之余,虞友武很快就冷静下来,并暗暗谋划着今后的打算……
      曾有过辉煌,有过沉寂,经历太多的风风雨雨,起起落落、兴兴衰衰,正是有着像虞友武这样的传承人的执着,蒋塘马灯才顽强地生存着,至今绵延不绝。借藉各级政府重视文化、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东风,令人欣喜的是当地政府已把傩文化融入天目湖旅游提上了议事日程,相信马灯这个原生态文化一定会与声名鹊起的天目湖风借火势、火助风威、相得益彰,马灯的春天必将悄悄来临,这颗璀璨明珠将轻轻拂去尘埃,绽放出异样的光彩。
(溧阳市老体协:王田夫、陆平、蒋连福)

  图片新闻 和你一起健身 学习生活 政策法规 健行天下 他山之石  
版权所有:常州市老年人体育协会 苏ICP备10227157号 COPYRIGHT 2010 All rights researved.
法律声明后台管理】 技术支持:做网站公司-江苏东网科技
其它协会:钟楼区老年人体育协会